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动态信息

动态信息

【转载】京津冀兰台读档|天津市河西区档案馆《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傅莱的河西岁月》
2025年08月06日 作者:用户one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自6月12日起,北京市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河北省档案馆联合推出“胜利烽火映山河 请听档案说——京津冀兰台读档活动”。由京津冀三地档案馆工作人员分别介绍本馆的抗战档案及背后的故事,以“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推出60集系列微视频,在三地新闻媒体、各馆新媒体平台播出,大力弘扬抗战精神。今天推出第20集:天津市河西区档案馆《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傅莱的河西岁月》。


                                

    这是一份保存在河西区档案馆的照片档案,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傅莱于1941年在天津马大夫纪念医院任职时与抗日医护人员的合影,其中二排右四为傅莱。


1941年傅莱与马大夫纪念医院抗战医务工作者的合影(天津市河西区档案馆藏)


    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傅莱,原名理查德·施泰因,1920年2月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早年间参加过奥地利共产党组织的活动,并接受医务训练。1938年底,为逃避纳粹的追捕,不满20岁的傅莱前往中国。1939年3月,傅莱在别人的介绍下来到天津德美医院化验室工作。


1941年傅莱在天津街头(天津市河西区档案馆藏)

傅莱曾经工作过的天津德美医院外景(天津市河西区档案馆藏)


    在天津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傅莱一面从事抗日医疗救助工作,一面为中共地下党组织提供药品,利用他外籍人士的身份和行医的便利,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平西抗日根据地采购和运送了大量急需的药品。

    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战况异常激烈,伤员不断增加,急需大量奎宁、消炎粉和红药水。日军为了防止药品进入平西抗日根据地,加紧了对天津外运物资的检查和封锁。傅莱此时正有一批药品亟待运往平西抗日根据地,面对日军的封锁,一时无计可施。当他得知,德租界有个商人要把一批化妆品运到北平,便迅速与那个德商取得联系,称自己也有一批物资需要运送,希望能与他们同行。获得同意后,傅莱和他的两个助手对药品进行了严密的包装,并通知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派人接站。就这样,在傅莱的安排下,药品顺利通过重重关卡,安全地运抵平西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支援了百团大战。为此,傅莱受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高度赞扬。1944年,经聂荣臻介绍和中央组织部部长彭真批准,这位奥地利共产党员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傅莱为战士诊疗伤病(天津市河西区档案馆藏)


    1944年,傅莱受组织派遣来到延安。在多年的前线救援工作中,傅莱亲眼目睹过太多因伤口感染而不治牺牲的同志,他下决心要研制出中国的青霉素。在美国生产商对青霉素生产工艺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傅莱凭着仅有的一点青霉菌菌种和早期学术研究资料摸索研制方式。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后,终于在连针都造不出来的穷山沟里,研发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初制青霉素。

    这位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加入中国国籍的奥地利医者,以其毕生的精力、全部的热忱和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赤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默默耕耘了60多个春秋。而津城人民,会永远铭记这位来自欧洲,曾为天津地区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读档人:天津市河西区档案馆 韦卓冉

文章来源:天津市档案方志

满意度评价
满意度调查评价

请对我们本次服务评价: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