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编研
天津战役是我国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的攻坚战,天津东南部尖山南围堤河(俗称护城河,今名复兴河)攻城突破囗战斗仅是天津战役的一部分。1949年1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发起总攻到全歼驻扎在尖山一带的国民党守军,打开南部一条攻打天津的通路,仅用了20几个小时,为解放天津赢得了时间。这次尖山南围堤河战斗,在解放军攻坚战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大型革命历史丛书《星火燎原》,以“鏖战城垣”为题,记述了南围堤河战斗的壮烈场景,震撼人心,令人难忘。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天津战役胜利70周年,弘扬革命传统,传播红色文化,笔者依据河西区二轮(1979一2010年)区志记载有关当年国民党守军在天津南部的城防部署;解放军向天津南线之敌发起攻坚战,打开入城突破口;以及解放后市区人民政府在尖山一带立碑纪念革命英烈等情况,一并整理于此,以飨广大读者。
1949年1月14日,解放天津战役打响后,根据人民解放军天津前线指挥部制定的“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割后围,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在总指挥刘亚楼的号令下,以摧枯拉朽之势对国民党城防南部防线发起总攻。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46军(9纵)政委李中权指挥了天津南线的作战。由46军137师、49军145师受命担任主力。137师为右翼,在36门山野炮、重迫击炮和7辆装甲车的配合下,在前尖山南围堤河(尖山桥西侧100米处,此桥已拆除)以东地段实施突破。145师为左翼,在24门山野炮的支援下,向尖山村南围堤河以西地段实施突破。在炮火支援下,46军138师从灰堆向上河圈、陈塘庄方向,159师从纪庄子向八里台方向发起佯攻,并占领部分阵地。
14日4时,各主攻团,即137师409团、145师433团等分别进入阵地。137师409团3营、1营为突击营,提前于13日夜12时到达第一道堑壕指定阵地,与团前线指挥所相邻。409团政委皋峰和副团长巩玉然担任指挥。8时,佯攻方向,即灰堆和纪庄子方向的部队开始动作。9时40分,正面炮火打响,46军137师、159师主力部队以强大的炮火向驻扎在前尖山南护城河东西两侧的国民党防线发起强攻。顿时,浓烟火光笼罩了整个城防。经过40分钟对敌猛烈轰炸,145师从前尖山以西山东义地和小王庄之间实施突破,突破口两侧的敌军据点被大部摧毁。由于137师攻城部队从尖山、纪庄子实施突破时受到地形的限制,炮兵阵地距敌人目标较远,西北风又把左翼方向的烟雾吹来,几经攻击未将敌人堡垒彻底摧毁。经周密调整部署,加大对敌城防工事实施破坏性打击力度,终于压制住了敌军地堡群的强大火力。10时40分,137师409团发起攻势,组织3营和1营的30名战士,在敌人炮火连续不断的袭击下,抬着用苇子编织的草垫子长梯桥,直插南围堤河城防。敌人用大量燃烧弹向9连战士袭来,大梯子桥被烧毁。409团3营的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战士又连续架桥未获成功,伤亡不小。在这关键时刻,409团突击营营长刘树森,见架桥不成,决定向前冲击,组织实施爆破。3营尖刀7连的战士沿着战友流下鲜血的路,向敌人占据的南围堤河河岸碉堡冲了上去。
下午13时20分,137师组织火力掩护,409团突击营进行冲击。7连1排(尖刀排)1班班长吕树华举起“登城先锋”红旗,在3排长宋宝林的率领下,尖刀班以勇猛敏捷的动作渡过护城河,跃出堑壕,钻过铁丝网,从硝烟弥漫的战火中冲向突破口。敌人的子弹象雨点般地袭来,班长吕树华中弹倒下,壮烈牺牲。战士于米福接过红旗,冒着敌军三面火力的夹击,迅速前行,当他越过第二道铁丝网时突然被挂倒。副班长罗开云抢上前去,接过红旗,箭步向前方冲去,在通过南围堤河时,一梭子子弹向罗班长射来,罗班长腿部负伤倒在血泊中,仍端着步枪对准敌人射击。于米福再次接过红旗,扶起罗班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奋不顾身地扑向城防敌军碉堡,连续甩进3颗手榴弹,碉堡里的3名敌人全被消灭。
13时32分,于米福高举红旗和3排长宋宝林率领的19名战士,从尖山南围堤河以东地段登上城垣,把红旗插在了突破口。409团战士们看着突破口被打开,“登城先锋”红旗在城垣上空高高飘扬,个个欢呼雀跃。13时35分,145师官兵在南围堤河以西地段也打开突破口。此时,137师409团3营7连2排6班班长郑文英,率领3名战士冲向城垣,连续炸开敌两道铁丝网,快速越过护城河。当接近城垣的一处碉堡时,火速向地堡里的敌人猛烈射击,箭步从两个枪眼内塞进手榴弹和炸药包,当场歼敌10余人,占据了城垣突破囗,把第二面红旗插上了城头。国民党守敌趁409团立足未稳,又从三面卷土扑来,3营7连及后续的8连、9连的战士们,在一粒饭一滴水未进食的情况下,冒着刺骨的寒风与敌军展开鏖战,先后打退敌人的10余次反扑,绐敌军以大量杀伤,夺回了阵地。409团2连一直战斗到全连只剩下20余人,仍然以血肉之躯坚守着胜利的阵地,为友军部队的纵深战斗打开了通路。14时许,后续部队及邻线友军陆续插入。第46军所属各部队乘胜追击,在土城、黑牛城等地与敌军反复争夺阵地,致使南线敌军的防御体系被彻底捣毁。
从13日夜12时409团3营进入阵地起,至15日4时,46军将士经过20多个小时的浴血奋战,胜利攻克了天津南线的国民党城防,有420余名解放军战士,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这里牺牲或受伤,鲜血染红了城垣河床。
1992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河西区人民政府尖山街道办事处和天津铁路分局西站陈塘庄车站(今复兴河北岸)在车站花园内联合修建了解放天津攻城突破口纪念亭和纪念碑,以告慰为解放天津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后因车站部分设施拆迁,2002年9月,在复兴河疏浚改造工程中,河西区人民政府在五号堤路与郁江道交口处建造了解放天津攻城突破口纪念碑,纪念革命烈士们的英雄壮举。2009年5月,该突破口遗址被天津市委、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因复兴河兴建桥墩,五号堤路北延,市、区有关部门将此纪念碑向左侧原样移动了将近200米,就是现今坐落在郁江道与市建筑工程学校交囗处,濒临绿道公园、复兴河畔的攻城突破口纪念地。
(河西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请对我们本次服务评价: